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文章结构有多重要

文章结构有多重要

古文论常用人体生命来形容文章。如《文心雕龙·附会》:“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词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

意思是说文章必须以思想感情为精神主宰,以内容的事实材料为骨骼,以文章的辞采为肌肉皮肤,以语言韵调为声气。

还说“一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夫能悬识凑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豆之合黄矣。”

意思是说假如文章的各种头绪失去了主宰,言辞的韵味一定紊乱;文章义理的脉络不流畅贯通,那文体就会显得枯燥。能够深切地认识文章的肌肉纹理,然后文章的章节结构自然合理,如胶汁黏结木料,大豆混合黄色一样。

这里把“偏枯”解释为枯燥,但偏枯在中医上是半身不遂的疾病。这种比喻十分形象,如果文章结构没有安排好,文章就像一个偏瘫的半身不遂的人体一般。

文章结构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写作的角度看,写作过程就是建筑和组配的过程,建筑和组配是有规律的,违背建筑和组配的基本规律,就会失败。

从阅读角度看,结构是开启理解大门的钥匙,是深入理解的通路。

阅读心理学家们发现,文章的结构影响着读者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

文章结构越明显,越能促进文章信息的保持。

文章结构清晰有助于信息的回忆和保持以及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

从我们自身的阅读经验来看:

文章结构越清晰读者阅读理解和把握越准确迅速。

而有些文本结构巧妙,认真阅读会发现文本结构越巧妙,阅读理解就越深刻。

结构的还有一些奇妙功用。如曾国藩的上书,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仅仅因表意结构的变化,一个常败将军,就成了一个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英雄。

再如一附庸风雅之徒,缠着一位大书法家题字,书法家被纠缠得不胜其烦,于是写了这么一幅字给他:“不可随处小便”。谁知求字者,将题字拿回去经过一番剪接,改变结构,重新排列组合,再把它裱褙出来,竟成为蕴含处世哲学,可登大雅之堂的墨宝:“小处不可随便”。

结构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效果。

综合而言,文章结构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

其一具有表达的价值。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是文章的基本功用,但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要有一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使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排列顺序和架构方式,这种语言排列顺序和构架方式就是结构。

其二具有展示美的价值。

用语言来表现美的,而语言是线性的,是有顺序的,它“必须一点一点地去表达,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去表达”。

美的事物都有美的结构和层次,比如花的美是靠花的颜色、形状、气味;人的美丽体现在相貌、性格、能力、知识等方面,作为表现美的文章就要用自身的结构一点一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去表现所要表现的美。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