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学生学习行为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8:11:03
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是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关键还是在课堂教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效率就是生命,高效的课堂取决于高效的教学行为。现在有些教育教学改革往往一阵风,甚至有时脱离实际,但此次课改是深化素质教育和课堂改革实践的要求,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是值得每一名教师深刻反思的要求。(1)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才能取得效果。进行适当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学生认为他们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是因为他们喜欢学习或想发展完成任务的技能,提高了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但如果学生过分依赖于外在的权威——教师的评价,教师依靠频繁的表扬来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内在动机,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学生认为他们努力完成任务是由于外因,如讨好老师,赢得竞争或获得奖励等。(2)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竞争、比赛情境要恰当。适当设置一些带奖励性、刺激性的游戏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解决任务本身,是源于我们要学习的内在需要,而不是为了某种竞争,不适当地引入评比和竞争因素,会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个人或小组的荣誉上,而恰恰忽视的求知过程本身,这必然违背学习的本意。(3)课堂教学需要动起来,也需要静下来。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应当要求学生学会“保持安静、学会倾听、善于思考”,给学生讲:安静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没有声音的,没有喧哗的;另一层是指不激动,不焦急,不兴奋。前者表现于外,表现于口、手和脚;后者表现于内,表现于心和大脑。安静就是要求同学们做到言行一致,心与口统一,内与外的统一。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安静有利于培养个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下一篇
高考期间吃什么好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