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居民自治模式

近年来,金桥镇张桥居民区党支部积极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法,通过党组织搭建自治平台,发挥广大党员、社区群众骨干带头示范效应,引导和动员居民自觉参与小区管理、社区文化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彰显基层群众自治的活力和能量。

党组织来领导,党员骨干齐带头

在党支部传统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居民“公要馄饨婆要面”的多元化、新型化需求的情况下,张桥居民区党支部以搭建社区自治平台,完善议事规则,强化事务公开透明为抓手,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的自治目标,全面提升开展社区事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民主协商和监督评价过程中,党支部也十分注重发挥“三岗”党员和居民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熟悉民主自治规则,全面提升社区居民开展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完善机制作保障,居民满意是关键

“相约星期二”,搭建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从2002年开始,张桥居民区党支部每周开展“相约星期二,有话大家说”活动,搭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平台。经过十年的发展,“相约星期二”活动吸引了70多名小区居民参与每周的主题讨论和依托远教平台开展的学习活动。同时结合小组成员兴趣和特长,“相约星期二”活动成员又组建了诸如爱心社、双拥组、舞蹈队、助老组、布艺组等活动小分队,通过兴趣活动凝聚更多人气,进而开展“为民服务”、“环境保护”、“消防知识宣传”、“拒绝高空抛物,争做文明市民”等社区活动。很多居民表示,通过一起活动、一起开展主题讨论,深化了大家对小区的归属感,调动了促进社区管理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完善议事规则,保障居民的自治话语权。张桥社区党支部在居民自治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居民议事的“点、线、面”立体模式 :点,就是党员议事会;线,就是楼组长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组团式服务座谈会、居民道德评议会;面,就是居民协调会、听证会和评议会。如在解决122弄道路拓宽事项上,面对很多居民认为改建会减少停车位的担忧,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议事会,首先在党员中形成拓宽是为了让急救、车辆顺利进入,提升小区安全等级的共识。然后让党员在楼组长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组团式服务座谈会和居民道德评议会上传递共识,使原先不赞成的居民改变想法。最后,党支部召开全体居民协调会、听证会和评议会,吸纳居民不同意见,进一步优化改造方案。

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居民满意度。张桥居民区党支部依托社区宣传阵地,实现社区信息全覆盖,让居民时刻感受社区“大家庭”与自己紧密相连。如党支部结合社区工作热点,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做到情况第一时间向居民公开。同时为了填补信息覆盖盲区,2004年开展党支部创办了《张桥小区简报》,,对月度开展的活动,社区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小区事实工程意见征询、推进情况等进行详细报道,并通过楼组长发放到居民家中。良好的信息畅通环境,有效提升了张桥小区参与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社区党支部的信任度和工作认可度。

居民自治促和谐,小区管理步步高

张桥居民区党支部通过搭建自治平台、完善自治机制、加强信息工作入手,充分调动了起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这个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地区老居委摆脱“暮气霭霭”的形象,转身进入了“生机焕发”的活力时期。而社区党支部的服务、社区的管理也在居民自治过程中摆脱了被动、无序的阶段,进入了主动、规范的时期,大大提高了社区的整体环境。近年来,张桥居民区多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小区、浦东新区文明小区,社区高血压自治管理先进单位等,居民区党支部也多次获得区一级党支部的荣誉。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