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地势高低的判断

地势高低的判断方法如下:

一、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势的高低;

二、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来判断地势的高低;

三、利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高低;

四、利用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的高低;

五、利用温度的变化判断地势的高低;

六、还可利用利用聚落的分布判断地势的高低和利用索道判断地势高低。

相关拓展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地势特征

中国地貌形态大势表现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从青藏高原向东延伸到海面以下的大陆架,可以分为3个大的阶梯:

1.横亘于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地势第1阶梯,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2.从青藏高原往北跨越昆仑山和祁连山脉,往东越过横断山脉,地势显著下降,大部分平均海拔1000-2000米,局部地区在500米以下,属地势的第2阶梯。

阶梯上分布着许多巨大的高原和盆地。著名的大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这三大高原和青藏高原并称中国的四大高原。主要大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东部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为-155米。是中国陆地上的最低点。

3.从第2阶梯往东,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直至海滨,海拔多在500──1000米以下,主要是丘陵、低山和平原交错分布的地区,属于地势的第3阶梯。自北而南有几乎连成一片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平原。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