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个性化高考简介

个性化高考,我国高考模式从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转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这一改革方向。浙江省自2009年起,率先实行了分类测试的高考模式。

该模式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基础上,按照报考院校的不同,分为三类设置考试科目。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各有其对应的科目。浙江每位考生的电子档案新增“成长记录”,涵盖高中会考等第、学分、自主选修模块、综合素质评价、任职记录和综合实践活动学分等信息。

按照“个性化高考”方案,浙江省将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的“三位一体”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考生需要具备高中会考成绩、“成长记录”以及高考成绩,才能参与高考招生录取。

“成长记录”的引入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浙江工业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要求,参加新课改的省内考生必须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各个选项达到一定等第,方能报考该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则表示,在考生总分相同时,将优先考虑综合素质表现优秀的考生。

扩展资料

个性化高考是指2009年浙江省出台的、被媒体高调称谓的新高考方案。浙江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因此,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个性化高考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形式分类型和多样化,有利于突出考生的求学个性化特点和反映考生的多种意愿、发展方向,多次考试等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