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不同点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1:00:16
中国各地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在高考改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成绩运用方式,以及高校招生录取方式上。
首先,山东省自2007年起增加了基本能力测试,涵盖技术、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等,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试分为必做和选做,必修内容必做,选修内容选做。江苏省2008年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修测试和必修测试科目。浙江省则实行分类测试和分批选拔,不同层次的院校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如全国重点本科院校需加试自选模块。
在学业水平考试方面,山东、安徽等省实行全科考试,成绩以等级制呈现,作为高校录取参考。海南省实行“反向考试”,文理考生需分别参加不同科目的基础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必修科目达到A级可加分,选修科目不起加分作用。
广东省在2010年的改革中,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不同等级的考生对应不同的录取条件。安徽省录取依据不仅包括高考成绩,还有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福建省和天津市则探索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如自主招生,结合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测试进行选拔。
扩展资料
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