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5:50:50
平行志愿,即在一次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考生可以在同一录取批次选择多所平行排列的院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以此提升录取几率。这种模式下,每个志愿实际上可以包含若干所院校,体现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在投档时,会首先按照考生的总分数高低进行排序,然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多个志愿,直至找到符合条件的院校。
具体来说,省教育考试院会依据高等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向各院校提供详细的生源分布情况。高等院校会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招生计划,并确定合理的调档比例,通常不会超过计划数的105%。接下来,省教育考试院会根据院校的要求,对考生进行逐个检索,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并依次匹配考生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制度最早在2008年于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六个省份进行了试点,经过一年的运行,显著降低了考生的志愿填报风险。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录取效率,还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仍有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省招办会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未被录取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前往市、县(市、区)招办指定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这一阶段的征求志愿包括A、B、C三所院校志愿和一个院校服从志愿,为考生提供了进一步的选择机会。
总体而言,平行志愿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灵活性和合理性,也极大地增强了考生的录取机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