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船政学堂包括了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5:18:36
马尾船政学堂包括了前后学堂。
1、前学堂。
1867年仲夏,在马江之畔、中岐山之麓建起了中国第一所科技型高等学府——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高级造船、轮机制造和航海人才,6月8日开始上课。
前学堂习法文,学制造,亦称制造学堂。前学堂主要培养造成、造机人才,故而又称制造学堂,学制5年,学习法文和造船需要的画法几何、材料力学、水力学、机械学等课程,采用法文课本。
2、后学堂
1867年7月20日沈葆桢甄别前、后学堂艺童。1868年2月增设管轮学堂,故亦称驾驶管轮学堂。堂课5年,舰课2年。
后学堂先设驾驶班,培养熟悉航海技术的驾驶人才,后又设立管轮班,学习轮机专业,培养能够操纵、维修船用机械的人才,后学堂采用英文课本教学,学习英文和驾驶需要的航海理论、几何、算术、地理等课程。
马尾船政学堂:
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
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
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同年为了培养工程绘图人才在前学堂内又附设了绘事院。
1868年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船政学堂的学风极为严谨,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前学堂的学生到各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上练船实习,船政为此专门制造和购买了数艘练船。
以上数据出自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