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04:42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自2004年6月立项建设,2007年4月正式启用,建立在该校在新型显示材料、微电子、先进封装和数字视频等多个领域形成的交叉学科和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与研究中心基础上。实验室以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研究为核心,致力于显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关注封装材料与工艺的新型化、显示器件驱动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显示系统的信号处理和产品开发。实验室打破学院与学科的壁垒,形成了一个跨学院、学科与中心的综合研究平台,拥有32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12名正高职称的研究者,其中包括多名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如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构建了强大的科研团队。
目前,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如“基于微晶硅TFT的有源OLED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上海市的重点项目。实验室已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AM OLED光电显示研究基地,拥有AM OLED设计、OLED显示屏制备、TFT薄膜工艺等研发平台,设备投入超过6000万元,具备了完整的AM OLED技术研发能力。近五年,上海大学在光电显示领域申请了约100项专利,尤其在AM OLED设计制造和三维显示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承担了重要科研任务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实验室积极与企业合作,与广电电子、上海天马微电子、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如与广电电子联合成立的平板显示联合中心,聚焦TFT技术和OLED器件的研发。此外,还与上海有机所、上海蓝宝光电等机构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2009年起,实验室致力于打造“有机光电显示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有机光电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持。
实验室的愿景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应用基础与基础研究基地,推动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培养优秀人才,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显示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