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4:15:42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们也应关注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首先,文化断裂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青少年中,存在过度追求西方文化而忽视本民族文化的现象。
其次,对于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深入系统挖掘研究不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时代精神赋予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不够。同时,缺乏对传统文化通俗化阐释。
第三,传承与弘扬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活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不足,深度开发不够。一些地方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不足,未能有效地与文化产业对接。同时,文化遗迹保护与居民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也需解决。
第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需要加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后继乏人。
第五,传承和弘扬的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不畅通,参与意愿不强,难以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
事实证明,仅靠政府力量难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有效吸纳和推广民间优秀经验,未能充分发挥家庭、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需在传播中升华,当前传播手段单一,依赖纸质媒介和传统阅读方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运用不足,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过于依赖说教式灌输,未能寓教于乐,与公众需求有效对接,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关键在于培训,从干部培训入手,吸引更多关注。通过学习和培训,准确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同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尊重传统与反思传统的关系;继承弘扬与转化创新的关系。
在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汲取各种文明养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现代意识认同,唤起传承使命感,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激活强大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上一篇
高中生回原籍需要什么手续
下一篇
中山大学排名第几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