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权威的根本途径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3:23:07
政府能力尤其是政府有效能力的行使能促进政府的权威。
第一, 有效能力能增强政府的权力。政府权力的本质是民众通过一定的方式转交给政府的由政府来代理行使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 从社会管理的微观领域中撤出从表面上减弱了政府的
权力, 但是在宏观领域上, 社会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政府权力的依赖性。所以政府权力并不是像我们肉眼看到的因为其撤出许多领域而削弱了其权力, 而恰恰相反, 政府正是因为转移了领域
进一步增强了权力。这是由于政府有效能力对社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而导致的。所以在世界各国, 政府无论是在经济领域( 通过指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和基本实现方式) , 还是在社会
保障促进人民生活方面都成为总的领导人和总设计师。政府宏观领导能力的增强, 必然加强民众对政府更多权力的赋予。第二, 政府能力的提高必然增加政府的威望。当然这种能力特指的是政府的有效能力。有效能力是在“政策适用、执行依法、绩效双赢”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能力的提高, 必然增强政府政策的可信度, 执行的法制度和民众获利的最大化, 也必然增强政府的权威, 从而加强政府的合法性和号召力。
1.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政府必须从微观领域中完全撤退出来, 着眼于大局, 立足于发展, 树立健康科学的发展观, 当好引路人和服务员的角色。这就必然要求: 第一, 政府要重新界定自己和社会、市场间的关系。把一些社会权力和社会职能向市场、社会和企业转移。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完成大量技术性和服务性的社会工作, 把一些政府“管不了”更“管不好”的事务交给社会。第二, 政府要重新自我定位。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和民本位转变。政府要树立“以公众为中心, 以公平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目标”的行政服务理念, 以社会效益为最终指标, 使政府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社会。
2.完善政府的税收体制。这是增强政府汲取能力的关键措施。只有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 才能为政府宏观调控, 增强政府有效权力提供物质保证。第一, 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使政府的行政税收行为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禁止行政职能部门“乱摊派”和“乱收费”的行为。建立健全纳税人听证和问责制度, 把税收制度和行为都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中来。第二, 建立健全税收信用制度。通过银行、市场和社会三方面进行信用管理, 对于按时依法纳税的个人和法人给予信用性奖励, 通过提高其信用度 来增强其知名度。对进行逃税和不依法纳税的个人和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 从而降低它的信用度。
3.必须加强政府的组织水平和自身建设。第一, 要确保政府依法行政。政府要更加重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 , 加强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的立法 。 行 政 管 理 的 各 个 领域, 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加强和完善。要强化落实行《行政 诉讼法》《行 政 复 议 法》《国 家 赔 偿 法》《行 政 许 可 法》等 , 从而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公务员行政行为的制约, 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执法水平。第二, 要加强对政府的监督。要从人大、社会和党三方面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要从增加社会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来制约政府的行为; 要建立健全对政府违法行为的确认和追究制度, 从而保证政府权力运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第三, 加强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严格依照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把政府公务员培养成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要加大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在一些领域和部门中实行“政府雇员”制度, 减少“永业性”公务员的数量, 降低政府成本, 也确保政府组织内部人员血液的更新, 保持组织活力; 要在公务员中树立行政伦理观念, 把社会绩效作为公务员考核、晋升的最重要的依据, 从而保证公务员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从而使其成为社会和民众真正的服务员。
三、提高我国政府能力, 塑造政府权威
随着改革开放规模和力度的进一步扩大,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在这种条件下, 必然要求政府有效能力的增强和政府权威的扩大。顺应这种潮流, 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加强政府能力和增进政府权威,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 我国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力推动下, 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速度相对迟缓, 政府的有效能力增长缓慢, 这也从深层次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 一方面政府成长缓慢, 另一方面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紧迫。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不得不盲目扩大权力, 加上腐败的泛滥, 必然导致无效政府能力的泛滥增长, 而这进一步损害了政府的权威。这种无效强制性的集权能力的增长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担忧。
曾经在中国主张权威主义的萧功秦在《战略和管理》杂志上警告中国必须谨防部分地区产生的“苏丹式政权”。萧功秦对此的解释是: 当权者运用自己长期积累的裙带人脉关系网, 通过用人唯亲来从事腐败活动, 他认为导致这种政权的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弱化和权威政治下的低政治参与, 使体制对官员的约束能力逐渐弱化 。出现这种无效能力增长的根本性原因有两个: 第一, 政府角色的转变。由传统型的统治型政府过渡到现代服务型政府。政府虽然退出微观决策领域, 还权给社会, 而其宏观性的社会服务职能却没跟上, 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权力和权威的断层。
第二, 腐败的大量产生, 尤其在经济领域, 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资产是政府有效经济能力以及政府权威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一方面决定着政府掌握社会资源的多少, 另一方 面影响着政府向社会汲取能力的大小。从深层次上削弱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在这种情形下, 政府又不得不面临着许多社会任务, 这样就必然导致政府无效能力的增长和权威的下降。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把政府利益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
从而增强政府的有效能力, 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计划和决策执行力。
上一篇
做领导要怎样增强人格魅力
下一篇
海南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