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高一第一学期工作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5:47:13
高一是高中生高中三年中最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学生要完成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班主任必须以完成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和良好习惯养成为工作核心,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学生打好高一阶段这个重要的基础。一、高一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分析: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学习和生活经历,学生对高中生活的体验也各不相同。绝大多数认为高一高二是轻松自由而丰富多彩的,似乎只有到了高三才真会有“黑色六月”的恐怖。的确,老师已不再向初中时那样管得紧,父母也不便罗嗦。很早就放学了,高兴的话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且学校倡导素质教育,经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第二课堂。然而对于那些初入高中,一贯在老师父母督促下学习、生活的高一学生,刚刚从紧张的中考中解放出来,根本还未具备高中生应有的良好心理品质。高一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1、新环境新气象。由于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想以自己各方面良好的表现给老师和同学一个最佳的印象。因此,他们总是尽力展现自己的优点来掩盖缺点。但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时间久了,如果未能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肯定,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缺点重新暴露出来,甚至会自暴自弃而变本加厉。2、新角色新心态。不少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宠爱有加;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才子,学生心目中的明星。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临的是如林“高手”的激励竞争,中心也发生了转移,“尖子”可能不尖了,原来是班级或校级学生干部的,可能变成了“庶民”。面对角色的转变,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态,素质较好的学生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当位置,或许会从“庶民”再次成为“尖子”;但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因失去自信而产生失落和自卑感,从此而一蹶不振。3、新制度新追求。高中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由团委、学生会、班级自行组织的课内外活动及社区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以展示自己的风采、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一些学生性格外向、好表现自我而勇于尝试,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变得更自信。另一些学生看到别人的出色表现而深感羡慕,并会意识到:真正有才华的人,不光要有出色的成绩,更要有勇气去挑战自我,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也有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只远远地在一旁自叹不如,而甘愿作忠实的观众,他们因缺乏自信和追求而失去了许多发展自我的机会。4、新身份新需求。虽然高一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与初中生没多大区别,但在他们的思想上,却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为自己是高中生、成年人了,能分辨是非、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渴望得到的是父母、老师、朋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不是督促、教导和批评。事实上,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还未充分发展,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有时会毫无根据地争论,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还固执己见,怀疑一切,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甚至对人对事容易有偏激情绪,常常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总忽视对自我的要求,随心所欲,而抱怨父母、老师的唠叨和不理解。5、新经历新认识。经过中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已开始意识到,学业的进步、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但是他们的意志发展还很不够,尤其在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时常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他们对意志的理解也很不全面,表现为蛮干,甚至做出有害自己的事情。同时高中学习课程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增加,相应的新的科学学习方法的未掌握,令不少学生饱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耕耘了并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耕耘肯定不会有收获。”只有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换取成功的喜悦。二、核心工作之帮助学生完成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1、要充分肯定学生。我认为目前能上我们高中的学生还是少数,所以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能上高中本身,就说明这个学生是初中生中的佼佼者,不管他考在重点班还是普通班,他排在班里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这些靠自己能力考上来的学生在初中都是班里的尖子学生甚至是学校尖子学生,都是老师的宠儿,但他们上了高中后,待遇和心理上与初中形成很大反差,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这种反差太大而无法适应,甚至开始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便开始麻木,最后完全以为自己是一个差生。所以高一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高中聚集的是各个初中的高手,不是你的能力不行了,你还是你,如果回到初中你还是高手,但是现在与你直接面对面的竞争对手发生了变化,你们彼此都很强大,此时就要看谁能尽快进行转变。所以只有充分的肯定学生,才能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形成良好心态,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