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青海民族大学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所民族院校,也是青藏高原上的首所高等学府。学校历史悠久,于1979年开创了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自1982年起开展留学生教育,是省内最早开展留学生教育、规模最大的高校,也是唯一举办孔子学院和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的高校。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学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着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致力于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地区发展,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

青海民族大学始终坚持立足青海,面向民族地区,致力于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学校培养了大量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才,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显著优势,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理工类学科建设规模宏大、特色鲜明。学校扎根青海,紧跟时代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

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参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与德国、日本、马来西亚、蒙古国、韩国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了我省孔子学院建设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的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建有中亚学院和三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与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青海民族大学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社会工作、法学、小学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网络工程、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药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秘书学、化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会计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校在法学、经济学等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青海民族大学的网友评价中,一些社会科学类专业如藏学、民族学、宗教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和舞蹈受到好评,欢迎报考。西校区条件尚可,女生宿舍条件比男生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学校法律类研究生和经济学专业也受到高度评价。食堂有一家清真食堂,味道不错。学风良好,教学质量稳定,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环境、设施、景色等都具有特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年来,学校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