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大夏与希腊的关系

大夏与希腊的关系,可追溯至古代史书的记载。大夏,据一说,是由希腊移民所建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位于兴都库什山北麓及阿姆河上游地区。曾先后经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古王国的统治。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塞琉古王国的总督狄奥多特实施独立,大夏的统治者仍为古希腊移民出身,史书称其为希腊-大夏王国。

在狄奥多特之子狄奥多特二世时期,大夏北部地区的一个总督欧提德摩斯夺取政权,自立为王。公元前208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向东进军,击败大夏军队,围攻大夏都城,却未能攻下。公元前206年,双方达成协议,欧提德摩斯保留大夏王号,但需向塞琉古王国纳贡称臣。欧提德摩斯之子地米特留斯继位后,大举向南扩张,将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所在的地区纳入大夏版图,大夏进入极盛时代。地米特留斯迁都至■叉始罗,使国家重心移入古印度的西北部,并重视希腊文化与古印度文化的交融。然而,大夏的希腊人对此政策有所不满。约公元前168年,一个希腊人贵族欧克拉提德占据大夏,自立为王,希腊人统治的大夏国家一分为二:一在大夏本土,一在印度。两国各自分裂为若干小国。希腊-大夏王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存在时间,总共不到一个世纪。

综上所述,大夏与希腊的关系,是通过希腊移民建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与希腊文化的交融,以及在历史上的多次统治与对抗,最终以大夏的希腊统治分裂为二而告终。这段历史体现了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复杂性,以及国家兴衰的短暂性。

扩展资料

大夏,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首次提及的西域古国之一,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此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