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城镇大事记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5:40:14
冠城镇的历史记录中,1951年在东关村建起了一座烈士祠,以纪念为国家付出的烈士们。1962年,该地经历了先旱后涝的极端天气,受灾面积达20万亩,许多房屋受损。1970年,雹灾袭击,棉花收成受损严重。1971年,原城关区改名为城关人民公社,随后成立了管理区和相关领导机构。1977年,一场10~11级的特大风袭击导致小麦倒伏,大部分果树落果。1984年,冠城镇的名字正式启用,这一年棉花产量创历史纪录,同比增长12.9%。1985年,刘斌蕃主任因杰出贡献被授予“全国商业劳动模范”荣誉。
1989年,冠城镇实施廉洁勤政制度,公开办事流程和效果,实行民主监督。1990年,城镇建设了三位一体的“党员活动室”、“青年之家”和“妇女之家”,推动精神文明活动。这一年,“中棉所17号”优质棉开始在本地推广。1991年,冠城镇普遍签订《家庭赡养老人协议书》,西街村还建起了容纳1000余人的“冠县民族中学”。1994年,清真食品协会与冠城镇合作成立了冠州清真扒鸡公司。1995年,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胡均岭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6年,李树军校长资助了张尹庄回族小学,同年开展科技教育年活动。1997年,耿儿庄村投资建起造纸厂,同时实行新型财务管理体系。1998年,机关人员精简,物价监督管理站成立。1999年,村民民主选举成功,冠城镇被评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2000年,引进资金建立了“中台合资词豫化学品有限公司”,并荣膺“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称号。
扩展资料
因镇驻地在冠县城,故名冠城镇。该镇境域明、清时属崇文乡、清渊乡,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为第一区。1958年以后,先后为城关乡、城关区、城关公社。1982年改为城关镇。1984年,改称冠城镇。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