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信德的书法历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0:59:00
家境贫寒,幼时失学,1948年底他只身一人离家到上海当学徒。
解放后,他进机械学校学习,后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因自幼喜爱书法,有了温饱,旧趣重拾。他“专心求进,不问寒暑,孜孜不倦,临摹各家名帖,深得各体结构之要诀”。
到上世纪80年代,孙信德书法已蜚声国内外,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批会员,也是“文革”后上海书法家协会成立时的第一批会员。
从1982年起,他先后在大陆和台湾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其作品还被众多博物馆收藏。“中国一大会址嘉兴南湖、四川仪陇朱德纪念馆、湖南永州柳宗元纪念馆、安徽李白纪念馆等,以及普陀、九华等名山、江浙诸寺等均留有他的墨迹。
对书法艺术我没有深刻的见解,但由于几十年做内外新闻宣传工作的职业习惯,对书法的社会效应却非常敏感。孙信德热心书法普及,服务于社会,早在“文革”时期,他应上海书画出版社的约请,与友人编写了《怎样写楷书》一书,还出了大、中楷书字帖,五次再版。还应上海电视台的邀请讲授楷书结构,为多家学校授课,甚得好评。
奉化与台湾有特殊的渊源,1995年5月他应台湾艺术协会的邀请举办个人书法展,沟通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共识。那次他应邀到蒋纬国先生家中,与其共叙乡情。
上世纪90年代,孙信德多次应邀走出国门,1993年他前往新加坡,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他还被邀请去日本、德国展出,并被德国曼汉姆市东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古人曰“书如其人”,并有“以书明志”,“以书达人”之说。孙信德说,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书法要创新,但要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保留和发挥汉字的内蕴与艺术美。我听说,他在古稀之年,仍在刻苦研究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古典文学,以丰富自己的艺术底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九九四年十月,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孙炳炎先生亲自发起组织一次规模盛大的孙信德书法展览,并由他出面邀请政府部长、国会议员主持开幕式,在孙炳炎会长的帮助下,部分作品作为礼品分赠给总统和政府各部部长。
一九九五年六月,应台湾中国艺术协会邀请,去台湾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历时二个月。受到台湾“国安会主
席”蒋纬国、“国民大会”秘书长陈金镶等要员的亲切接待。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先生专门为孙信德先生办了入境手续,台湾电视台董事长、四信银行行长陈重光先生和国际狮子会会长为展览剪了彩。
一九九六年六月应日本南方港口志布志议会之邀请,去那里举办父子三人书画展,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所携作品都被当地收藏。
二○○五年七月一日,应联邦德国莱法州路德维经济大学东亚学院恩勒特院长邀请去曼汉姆市博物馆举办书法展览,并被该大学的东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从一九八五年到二○○五年,先后应邀在上海美术馆、南京江苏美术馆、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奉化溪口及新加坡、台湾、日本、德国等地举办过八次联展和个人作品展览。
上一篇
高考题上哪找
下一篇
武汉比较好的美术高中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