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枣庄市市中区历史沿革

枣庄市市中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在此聚居,唐宋时期已发展成村落。随着元明时期煤炭工业的兴起,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集市。

1928年,设立了枣庄镇,直接隶属于峄县。1958年,峄县的行政中心由峄城迁移到了枣庄。同年,峄县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县级枣庄市的成立。1960年,枣庄市升格为省级行政区,下辖齐村、峄城等四个区。

1961年,枣庄镇升格为县级,直属枣庄市。1976年,市中区正式成立,初期由两个人民公社和三个街道组成。同年12月,这些区域进行了合并。1981年,一个街道进一步划分为五个街道。

1983年的区划调整中,市中区增加了原齐村区的九处人民公社和一处社改乡。1984年,所有人民公社改设为乡镇,市中区管辖范围扩大,包括孟庄、渴口、黄庄等11个乡镇和五个街道。

进入21世纪,2001年,乡镇行政区域进行调整,如撤销周村乡并入孟庄镇,撤销安城乡并入税郭镇,直至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市中区下辖孟庄、税郭、齐村三个镇,西王庄、永安两个乡,以及光明路、中心街等六个街道。这段历程体现了市中区在历史变迁中的不断发展与演变。

扩展资料

枣庄市市中区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卫生、交通、电信中心而得名。全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街道),175个行政村(居委会)。北靠山亭区,东连苍山县,西与薛城区接壤,南同峄城区毗邻。东西长27.1千米,南北宽21.7千米,总面积375.2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25%。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