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国寺福鼎资国寺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0:41:27
位于福建东部福鼎市的千年古刹</资国寺,与浙江温州相邻,始于唐咸通元年,鼎盛时期在宋朝,已有1148年的历史。寺内保存着唐代的唐井、宋代的宋泉,以及宋明时代的法堂基石,千年铁树和清代的柏树生机盎然,见证了寺内的兴衰变迁。资国寺作为福建省首批对外开放的要地,是历史与文化的瑰宝。
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过后,寺庙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得以重修,如今的资国寺正在转型为一个集宗教、艺术、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园林式寺院。从市内驾车约3公里,或乘坐市3路公交,即可到达莲峰山山顶的资国寺山门。莲峰山,是福鼎市八大景观之一,以其峰峦叠翠、如莲花般秀美,享有“莲花曙月”的美誉。
步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是占地160余亩的寺区,按照唐代传统风格设计,由五个平台组成,依山势而建,中轴线建筑层层升高,落差达35米,气势非凡。山门分为前后两进,后山门建于民国28年,保留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前后山门之间,有放生池、盆景园和滴水观音等景观,环绕在88座佛塔之间的池水与天空交相辉映。正在建设中的大雄宝殿位于前方,西边是综合弘法大楼,东侧有伽蓝殿、弥陀村、云水堂,以及尚未完工的五观堂。法堂位于大雄宝殿后,收藏着佛门经典和珍贵法宝,而万塔楼和普门观音塔则在法堂后面等待重修。
扩展资料
资国寺为闽东千年古刹,也是福鼎市原六大寺之一。现总体面积 1000多亩,常住僧众近200人。位于福鼎市东南郊,距城五公里的莲蜂山上,建于唐咸通元年( 860 )。寺为唐冠庄叶庞兄弟所建,并施舍周围所有山场。宋大全祖师重兴,相传有九井十三墩,为鼎盛时期。明重建法堂,明中期本邑玉塘夏姓一支系施白金一百两助建大雄宝殿。清乾隆年间,重修祖师殿。光绪十六年( 1890 ),兴建伽蓝殿。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