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剑津中学办学规模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4:07:57
南平市剑津中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当时由萌为廉先生在绿竹岭创办培元书院,随后在北镇街新建校舍,更名为薛承恩流芳学校。1920年,学校改办旧制中学,并在1922年春增设普通和师范学科。按照教育部规定,进一步改为新制中学,分为高中和初中两个部分。
女校的起源同样早至1902年,由樟湖女塾迁移至马祖坊的民屋,1906年迁至黄金山,定名为淑馨女校。1932年,男女两校合并,正式命名为南平私立剑津中学,此后声誉日益提升,尤其在抗战期间,成为东南省份中备受瞩目的中学之一。
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剑津中学并迁移到新的校址,更名为“南平第二中学”。在60年代,该校成为了市区中考的佼佼者,被确立为南平地区的重点中学。然而,经历“文革”时期,学校迁至南平地委党校现址——大同岭上。1992年,学校恢复原名南平剑津中学。1991年,该校通过首批三级达标校验收,1996年进一步提升,成为福建省二级达标校,成为闽北地区二中系列中的第一所二级达标校。
2001年,由于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剑津中学被定位为初级中学,停止高中招生,同时被认定为省级初中示范学校,继续在初中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南平市剑津中学,于1902年创办,其前身为流芳和淑馨男女两校合并而成。男校于1902年由萌为廉先生在南平绿竹岭创办培元书院。女校起源于1902年,由樟湖女塾迁移至南平马祖坊民屋内开学。南平剑津中学也称南平第二中学,原为南平二中,省级示范学校。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