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研究生,有时候不小心毁了一代人

十年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围城中的“精英”。

如今,身边皆是硕士,读研的意义和目标却模糊不清。

张爱玲曾言,出名要趁早,我的同学中有不少早早践行此言。

有24岁拿到博士的,有19岁申请硕士的,更有15岁休学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的。

然而,晚点又如何?李健厚积薄发,15年才爆红,依旧活出了自己的态度。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不懂就搜,不会就问,不行就找,勇敢去做。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又开始,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38万。

2017年冰岛人口34万多,2018年中国考研报考人数是其7倍;

2018年澳大利亚人口2486万,中国考研报考人数是其十分之一;

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数86833人,考研报考人数是其27倍。

考研报名时间紧,复习、报名、考试、复试、交学费、入学等一系列阶段都过去,才正式成为一名研究生。

逐年增加的本科、硕士毕业人数,企业招聘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优秀学生洗礼中,企业已练就火眼金睛。

读书不易,求职更难,研究生的目的是学术深造,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我曾有机会保研,但最终选择放弃,因为我喜欢自己的本专业,但不想再学习它。

身边有许多例子,有的人为了出国深造而放弃国内保研机会,有的人为了保研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

做事要有目的,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情,才能轻松取得成绩,充满激情与乐趣。

如果连最喜欢的事情都找不到,那就需要回炉再造,找到自己的梦想。

面试时,一个刚毕业的硕士告诉我,他面试产品运营,因为他喜欢。

但他的硕士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他说读计算机工资高。

这种情况下,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经历反而成了弱势。

希望想读研的人,能想清楚读研的目的;希望在读研的人,珍惜宝贵的时光;

希望不要让研究生,毁了我们这一代。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