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国的理论物理研究处于什么水准

中国的理论物理研究,整体上处在一种较为落后的状态。在星际旅行时代之前,高能理论物理的实用性并不高,因此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撞机的研究时,社会对此的期望与支持相对有限。然而,我们仍然希望能够在国内的高能理论、天文学、凝聚态理论、非线性等领域,至少在部分方向,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理论物理和纯数学的研究,其发展程度和社会价值观、宽松度、历史传承、领导者素质以及福利水平紧密相关。这种社会创新土壤的指标,对科技追赶期可能用处不大,但在科技创新引领阶段尤为重要。即便基础科学短期内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创新的土壤对于其发展至关重要。反之,有了创新的土壤,基础科学自然会得到自发的发展。

举个例子,尽管我不参与足球运动,但我希望中国足球和篮球能够取得进步,这代表着国民运动意识、健康意识以及反内卷意识的提升。追求金元足球和归化策略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构建青少年足球氛围、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培养基层教练和建设足球场。

中国的基础科研整体品味较低,很少有人能够坚持进行有个性的研究,更多是跟风模仿套路,追求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数量以及引用量。这样的结果是,在一个领域内耕耘多年,却未能带来任何有价值的新知识或新认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硕士、博士生会感到迷茫甚至想逃离科研的原因。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卡脖子”的说法,一些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开始鄙视基础研究,认为发文章只是形式,实质上是在为国家做贡献。然而,文章的学术价值与是否为国家做出实质贡献是两回事。在追求短期利益、压榨学生资源的背景下,将基础研究者视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是值得反思的现象。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