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知容几辈人”的出处是哪里

“知容几辈人”出自宋代李复的《陈元常醉眠庵》。

“知容几辈人”全诗

《陈元常醉眠庵》

宋代 李复

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陈元常醉眠庵》李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陈元常醉眠庵》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陈元常醉眠庵,

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译文:

陈元常醉眠庵,

陈元常常醉卧在眠庵里,

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

渊明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称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我睡觉,你去吧,人们说这话是真的。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没有机关的东西不要去猜测,鸥鸟依然亲近驯服。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想要入眠又何须请客,一念之间就已经起了尘埃。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何若庞德公,对待宾主毫不拘束。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陈元生性喜欢酒,一大白就醉倒在地。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众人中时常酣醉而卧,总是满腹春意。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澒洞又是什么样子,只有几代人才知道。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陈元常醉卧在眠庵为主线,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陈元常的描写,展现了他高傲不羁、不拘礼法的个性。他不愿被世俗的纷扰所困,宁愿独自沉醉于酒乡。诗中的"渊明喜闲放,自号葛天民"表达了陈元常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他不拘泥于规矩,自称葛天民,彰显了他超然世俗的态度。

诗中还表现了陈元常醉卧的场景和他对酒的痴迷。他经常在人群中醉倒,酒意浓烈,常常满腹春意。这种酒后的放纵和欢愉给他带来了潇洒自在的感觉,也体现了他对繁琐世事的厌倦,希望能够忘却尘世的纷扰。

最后两句"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则暗示了陈元常的独特和孤高。澒洞是指陈元常所在的眠庵,表达了这个地方的神秘和特殊。"知容几辈人"暗示了只有少数人才真正理解眠庵的价值和内涵。整首诗以陈元常醉卧眠庵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他的个性特点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抗拒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给人以一种豪放不羁、潇洒自在的感觉,也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陈元常的形象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