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完成了哪些重大研究项目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5:59:10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一家专注于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其研究特色以工程应用为背景[1]。
由已故国际知名岩土力学专家陈宗基院士亲手奠基的研究所,在2002年3月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体系。2007年1月,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批准,自此在岩土力学与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50年来,研究所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的重大工程,完成了500多项涵盖了能源(水电、核电、火电、煤炭、石油)、资源(海洋开发、矿山)、交通(公路、铁路)、城市建设和国防工程,以及岩土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项目,贡献了众多科技成果,对岩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卓著。
研究所致力于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致力于成为国内外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的领先机构。目前,研究所拥有职工231人,其中包括168名科技人员,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研究员及众多高级工程师,还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工程力学和岩土工程等多个学位授予点,研究生人数达127人。
作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挂靠单位,研究所还负责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研究所主办的《岩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且被EI收录,显示了其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40多年来,研究所持续深化研究,尤其在计算岩石力学、智能岩石力学、施工过程力学、特殊土土力学、岩石动力学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和科学前沿,研究所正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推动原始创新和高技术集成创新,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扩展资料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基地型研究所,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强烈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已故国际著名岩土力学专家陈宗基院士为研究所的创始人。2001年12月研究所的岩土力学实验室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02年3月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体系。研究所围绕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问题及高新技术主线,开展大规模地下空间、高陡边坡和环境岩土力学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