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布鲁纳提出的理论有哪些

布鲁纳提出的理论:

1、动作性模式

所谓动作性模式是指人们用"动作"来表达他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这种通过适当的动作再现过去知识和经验的方式称为动作性再现模式。动作性再现模式具有高度操作性特点。在这种模式中,认识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知道怎样去做某件事情,它是由一套适合于得到某种结果的行动构成的。

例如,儿童在动作上知道怎样去骑自行车或怎样打一个绳结等。这种动作性再现模式在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得最早,是经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要方式。

因此,布鲁纳把这种模式看成是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或知识掌握的初级水平。对于成人来说,这种认知模式自始至终在认知活动中发挥作用。"

2、映象性再现模式

布鲁纳的所谓映象性再现模式是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它把时间、空间和定向结构的知觉转化为表象,从而进行概括。

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映象性再现模式在动作性再现模式之后出现,而且在6至7岁的儿童认知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布鲁纳将它看成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或知识掌握的第二级水平。

其实,它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所描述的"具体运算水平"的认知活动,即依赖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在头脑中的表象来认识和掌握事物。这种再现模式经过儿童期的发展,在人的一生认识活动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3、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4、知觉理论

布鲁纳从事知觉与认知研究时,正值行为主义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支配地位的时期。但布鲁纳强调人类思维的策略性和目的驱动性。他认为,人类是有系统地对环境信息加以选择和抽象概括的。这种观点在形成知觉研究的"新看法(newlook)"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归类理论

在布鲁纳看来,知觉过程也就是对客体加以归类的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觉与归类是同一回事。这里之所以再进一步陈述归类理论,是因为布鲁纳从对归类的分析中引出了他最重要的认知学习观--超越所给的信息。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这一观点来源于他的归类理论。因为在他看来,所有认知活动都涉及类别的问题。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