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笔记(三十一)——半导体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摘要:探讨半导体异质结及其能带图的理论知识,涵盖异质结的结构、分类、形成条件与生长技术,以及能带结构的特点与影响。

半导体异质结不同于传统的同质结,它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单晶材料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中有广泛应用,尤其在制造激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器件时显得尤为重要。异质结的引入提高了电子注入效率,降低了界面态密度,从而改善了器件性能。

1. **半导体异质结结构**

- **定义**:由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形成的结称为异质结。

- **发展历史**:自1951年Gubanov提出异质结的概念,1957年克罗默证明了异质结的注入效率更高,1960年IBM实现异质结构的生长,1969年人类制备出第一支异质结激光二极管。

- **分类**:按导电类型和能带位置,分为反型异质结、同型异质结、I型、I'型、Ⅱ型异质结;按过渡程度,分为突变型和缓变型异质结。

2. **异质结的能带结构**

- **能带弯曲**:异质结界面处能带产生突变,出现“尖峰”和“凹口”,影响载流子的运动。能带的弯曲程度取决于材料的禁带宽度和掺杂浓度。

- **空间电荷区**:形成空间电荷区和内建电场,影响能带结构和载流子的传输。

3. **异质结的形成条件与生长技术**

- **条件**:满足禁带宽度的要求,选择晶格失配小的材料。

- **技术**:利用汽相外延生长、分子束外延等技术,实现高精度的晶格匹配,减少界面态密度。

4. **界面态的影响**

- **界面态密度**:晶格失配导致悬挂键产生,引入界面态,影响能带结构和载流子传输。

- **电荷分布**:施主态或受主态电荷分布改变能带结构,影响耗尽层宽度和界面势垒高度。

5. **能带结构的特点与影响**

- **能带弯曲**、**空间电荷区**与**界面势垒**等特性对电子与空穴的传输、载流子的限制作用及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 **异质结的特殊性质**:能带弯曲、电势不连续等特性使得异质结具有不同于同质结的特殊性能,如更高的电子注入效率、更复杂的能带结构。

通过理解半导体异质结的结构、能带图以及其对电子传输的影响,可以深入掌握这一技术的原理,为设计和优化高性能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提供理论基础。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