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的构造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21:03
到40年代中后期,已经积累了有关大西洋、太平洋海底地形、海底沉积以及大陆边缘地质结构的大量资料。40年代末期,谢泼德的《海底地质学》,苏联克列诺娃的《海洋地质学》和奎年的《海洋地质学》先后问世。海洋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回声测深技术大为改进,高分辨率的精密声呐投入使用,测程达万米,为编制各大洋洋底地形图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同时,重力、磁法和地震探测等地球物理仪器也获得较大改进。这期间,奎年成功地进行了浊流的实验研究,指出浊流沉积具有递变层理。1952年,希曾和尤因研究了1929年纽芬兰附近大滩地震后的海底电缆折断事故,认为该事件是由强大的高速浊流引起。此后,浊流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
1952~1953年期间,美国地质学家梅纳德和迪茨发现东北太平洋的大型断裂带,以后发现这种断裂带在世界各大洋有广泛的分布。这是提出转换断层概念的重要依据。
1950~1958年,苏联“勇士”号调查船考察太平洋,通过测深改进了太平洋水深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大洋最深点,还采集海底长柱状样研究了1000万年来的气候演变和地质历史。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