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常见的认知心理效应有哪些

1. 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中,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形成印象起主导作用。194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提出此概念。在印象形成、沟通说服和广告等领域,首因效应通过信息的不同组合产生预期效果。

2. 近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形成印象起主导作用。这一效应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N.A.安德森等人发现,与首因效应具有相同心理作用,影响印象形成、沟通说服和广告等领域。

3. 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一种品质形成倾向性印象后,会以此评价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最初的印象像光环一样影响对对象其他品质的评价。

4. 价值效应:社会心理学家J.怀斯纳在解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矛盾时提出,认知主体的价值观影响对认知对象的评价。

5. 刻板印象:说明认知图式虽简单高效,但可能出错。

6. 光环效应:印象因某一出色特质而提升。

7. 首因效应:印象形成受信息接收顺序影响。

8. 证实偏见:人们易为立场辩护,选择性收集和解读证据,以保持一致性。

9. 自利偏差:失败时倾向外归因,成功时倾向内归因。

10. 印象管理:人在他人面前会自我表演。

11. 评价焦虑:难以忍受社会对自己不良评价,因这类评价是否定自我。

12. 决断效应:选择后通过自我说服相信选择最优。

13. 恋爱补偿效应:倾向于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因爱慕包含肯定。

14. 自我确定理论: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包含自恋成分。

15. 曝光效应:某物出现越频繁,人们对其越有好感,因熟悉带来安全感。

16. 从众效应:跟随大众选择,因大众带来安全感。

17. 框架效应:损失和得到在人心中的不对称性,损失对心理影响更大,人们厌恶损失,因损失代表危险。

人类本能需求安全感,是进化出的保护机制。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