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1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0:28:49
1.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2.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3. 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或以为教育既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
4. 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
5. 个体个性化,一般是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总所体现稳定的特征。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
6.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7.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余渗培则和行动纲领。
8.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9.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社会本体论。
10. 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