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2:18:52
心理健康标准涵盖六个关键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维持一种持续且积极的心理状态,体现在活力、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有效发挥身心潜力和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指标众多,使得心理健康概念具体化。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对现实的有效感知;
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 自我调控能力;
4. 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 人格结构的完善与协调;
6. 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适应环境,保持情绪稳定,实现人格和谐。他们能够从困境中适时解脱,积极寻求改变现状的方法。他们深刻理解人生冲突的严峻性,认识人性的复杂性。他们是能够自由表达个性,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他们善于学习,利用资源,不断自我提升。同时,他们也懂得享受生活,知足常乐。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 智力正常;
2. 情绪健康;
3. 意志健全;
4. 行为协调;
5. 人际关系适应;
6. 反应适度;
7.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具体而言,心理健康的人应有适度的安全感,自尊心,以及自我成就感;能适度自我批评,不过分自责或自我夸耀;在环境中保持适度主动性,不为外界左右;理智、现实、客观,能容忍挫折,不过分幻想;能适度满足个人需求,并具备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有自知之明,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适应社会标准,专注于工作;有实际的生活目标;具备学习能力,适应环境变化;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保持个性,有独立意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上一篇
全国包分配的大学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