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学科师资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1:34:0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汇集了多个学科方向的师资力量,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本文将详细介绍各个研究方向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以及核心研究人员,以提供对研究所学科师资的全面了解。
硅器件及集成技术:这一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SOI CMOS、功率器件等硅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可靠性研究。该研究室在过去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如“VDMOS功率器件”、“0.8微米CMOS工艺”等,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研发能力。目前的团队包括韩郑生研究员、海潮和研究员等资深专家。
微细加工与新型纳米器件集成:此方向涉及纳米微细加工技术、纳米器件及集成、新型MEMS器件及集成等研究。该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开展亚微米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室之一,保持了国内领先的地位和自主创新特色。团队成员包括马俊如研究员、叶甜春研究员等顶尖学者。
微波电路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专注于化合物半导体新型器件研究、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等。该研究室依托先进的设备和平台,聚焦于射频、微波和毫米波器件、电路、模块及系统的研发。研究领军人物有吴德馨院士、刘新宇研究员等。
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通讯与多媒体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等多个研究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EDA中心,该方向提供一流的设计环境,支持0.13um以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核心团队成员有周玉梅研究员、陈杰研究员等。
研究所汇集了众多在各自领域内具有深厚造诣的科研人员,如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他们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通过深入研究硅器件及集成技术、微细加工与新型纳米器件集成、微波电路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以及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为推动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元大都城垣遗址之畔,奥运园区之旁,坐落着中国微电子行业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国科学院109厂成立于1958年,1986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微电子学部加入,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2003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是一所专门从事微电子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国立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技术总体和中国科学院EDA中心的依托单位。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