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世纪的世俗教育有哪些内容

世俗教育,是“宗教教育”的对称。通常指欧洲中世纪时,市民阶级为反对教会垄断教育而开办的城市学校所进行的教育。这些学校比较重视文化科学知识,但宗教教育仍被认作是不可缺少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受教会管辖的学校所进行的教育,也叫“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查理曼大帝时,以阿尔琴为宫廷学校校长的宫廷学校。下面简要列举其编写的问答教材:

  问:雨是什么?答:地球之库。

  问:雾是什么?答:白昼的夜,视力的劳作。

  问:秋是什么?答:年岁的谷仓。

  宫廷学校学习科目和当时的教会学校一样,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也才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虽然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但由于教俗封建主往往两者合一,因此,世俗官吏教育自然具有深厚的宗教色彩。

  与教会学校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最盛行的时期是十字军东征的11、12世纪。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勇英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家庭教育。从出生到7、8岁。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教育,学习的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教育以及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第二阶段:礼文教育。7、8岁以后,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充当侍童,主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内容的训练,以便成为身体强壮、能征善战的战士。这样的训练持续到14岁。

  第三阶段:侍从教育。14——21岁,青少年开始作为附件领主的侍从,随主人参与各种活动,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可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