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产生因素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5:20:50
功能主义的产生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蒸汽机的发明,为功能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大机器生产使得设计与生产分离,传统手工艺面临机械化挑战。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展示了工业革命成果,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应对机械化“危险”的讨论。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提倡恢复手工艺,认为它能拯救人类于机器束缚;而高弗雷·散帕尔则提出“结合论”,主张教育新型工匠,使其理解和利用机器的潜力,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亨利·科尔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动了功能主义的发展,他在南肯星顿博物馆的任职和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立,使得功能主义影响扩大至欧洲。德国的新艺术运动在理查德·雷迈斯克米德和约瑟夫·霍夫曼的设计中,开始融合几何元素,预示了机器美学的诞生。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和阿道夫·卢斯的作品,则以简洁、实用的线条展示了功能主义的特点,卢斯甚至认为装饰是浪费,强调设计的实用价值。
在美国的芝加哥,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将功能主义推向了住宅建筑领域,弗兰克·劳埃德·莱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材料美感的强调。芝加哥学派的功能主义影响了20世纪前半叶的工业设计。然而,直到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在赫尔曼·穆特修斯的推动下,功能主义才真正成为一种设计理念,提出“标准化”和统一审美,标志着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彼得·贝伦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设计师们分别代表了不同设计理念,最终,贝伦斯的实用主义和标准化理念确立了功能主义的主导地位。
扩展资料
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