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霍大同:精神分析在川大

精神分析在川大

霍大同教授在四川大学“博士论坛”主委会的精心组织下,于2023年5月20日下午2:30-4:30,在川大研究生楼学术报告厅,为大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精神分析的讲座。霍教授以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独到的见解,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在川大这一独特环境中的发展与影响。

讲座由四川大学“博士论坛”主委会主持,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大同教授。霍教授首先感谢“博士论坛”为他提供了一个与大学生交流的宝贵机会,进而反思精神分析在中国尤其是川大的发展背景与特点。他提出了精神分析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异,以及精神分析如何在中国大学,特别是川大扎根、开花、结果的问题。

霍教授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指出精神分析在中国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在西方,精神分析主要独立于大学发展,而在川大,人文气息浓厚的大学环境与宽松的学术氛围,为精神分析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种发展不仅体现了精神分析在中国的特殊性,也引发了国际分析家对精神分析在中国是否保持其本质的疑问。

霍教授引用了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说明精神分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早有渗透,但真正将其作为一种实践与临床应用,则是在川大开始的。他强调,精神分析在川大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与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氛围紧密相关。成都与维也纳等城市相似,生活节奏较慢,便于人们在茶馆等社交场所进行深入交流与思考。

讲座中,霍教授还提到了精神分析在川大与大学教育之间存在的悖论。精神分析的话语与大学的学术话语在某些方面存在冲突,但同时也强调了精神分析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必要性。通过讲座,霍教授试图解答为何精神分析能够在川大扎根,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因素。

霍教授在讲座中深入分析了精神分析在中国的独特性,包括其与传统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以及精神分析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还探讨了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教育与培养模式,以及其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

在问答环节,霍教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包括精神分析的价值与缺陷、精神分析与国外的差异、中国精神分析的实践与发展等。他强调了精神分析对解决个人内心冲突的独特价值,以及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精神分析的理解与应用。

霍大同教授的讲座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次深入理解精神分析的机会,也为在场的听众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探讨了精神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应用。通过此次讲座,听众对精神分析在中国的发展与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精神分析在解决个人心理问题中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