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时谁写了〈〈制图六体〉〉六体又是什么意思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6:13:04
晋代时裴秀写了《制图六体》,六体是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
裴秀提出的这“制图六体”,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完善的制图理论。除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现代地图学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他几乎全提了出来。
因此,人称他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这一理论一直到明清时,都是遵循的。明末,意大利有经纬线的地图传入中国后,中国的绘图方法才开始改变。
扩展资料
对后世的影响
此公元三世纪裴秀的制图六体,不仅总结归纳了中国远古以来地图学的丰硕成果,而且推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见解,第一次为中国的地图绘制确立起一套较为严格的科学规范理论体系,使中国的地图绘制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中国的制图业经后各代发展至今,取得了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成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最典型的是,贾耽(730~805)师承裴秀六体,绘制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内华夷图》。贾耽是唐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他采用裴秀制图法,在55岁时组织画工,花了17年的时间,绘制成了《海内华夷图》巨幅唐代中国全图。
《海内华夷图》幅面约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大10倍,可见唐代制图事业之规模。
《海内华夷图》是继裴秀之后中国又一著名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历史地理的考证,古今地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绘注,从而开创了中国沿革地图的先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图六体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