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其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24:00
宗教社会学作为宗教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超越了学科界限。美国学者罗伯特·贝拉概括了其研究方向:一是宗教在社会行为中的核心理论;二是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形式的关系;三是宗教的社会功能、组织结构及历史运动。
宗教社会学兴起时的主要理论有三种:
进化论,最初由孔德和斯宾塞引入,认为宗教经历阶段性的演变。韦伯强调宗教推动社会进步,贝拉则将其发展为组织结构的复杂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原始阶段、古代阶段、历史阶段、现代早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功能论关注宗教的社会功能,如杜尔凯姆将其视为社会平衡机制。帕森斯提出宗教有规范道德和平衡期望的作用,而默顿则扩展了功能论,指出宗教功能的多元性和潜在影响。
冲突论批判功能主义,认为宗教是利益团体,强调冲突在社会中的角色,但忽视了宗教信仰的核心。
研究方法包括跨文化比较、历史分析、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共同构建了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揭示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复杂作用和变迁。
扩展资料
以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宗教起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及其社会功能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