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得道多助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3:38:5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名言在中文世界里广为流传,其含义深刻,引申自《孟子·公孙丑上》。核心思想是: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多的援助;反之,违背道义者则会陷入孤立。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正义与支持”之间的直接关系,也强调了“仁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站在正义、仁义的一方,将获得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相反,违背道义、仁义之人,必将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
深入理解,其背后还蕴含着对人性的洞察与对社会秩序的深刻认识。在孟子的论述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念。这意指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最终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孟子以攻城的案例为例,阐述了在地利与天时具备的情况下,仍需人和才能实现胜利。
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理解“得道多助”的深层含义。在孟子看来,行仁政的君主能够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与忠诚,从而在政治、军事等各领域都能获得优势。相反,违背道义的统治者,不仅会失去民心,还可能导致亲族背叛、民众反抗。因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这句诗般的表述,形象地描绘了得道者所处的有利境地。在众望所归的形势下,即使面对来自亲族的反对,也能凭借广泛的民众支持和道义的力量,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社会基本法则的深刻揭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与权力的过程中,应始终坚守正义与仁义,以获得持久的支持与成功。
下一篇
音位和音素的区别是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