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海关海关事务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4:04:14
中国近代海关的职能主要分为征税和船钞两大部门。征税部门内部分为内班,负责处理商人报关和征税,外班则负责查验过关的商货,海班则负责巡水缉私。船钞在民国时期改称为海务,主要负责船政和港务管理。在人员配置上,1910年海关人员数量最多,达到19169人,邮政脱离后降至7230人,此后保持在八九千人左右。洋员占总人数的约1/6,国籍多样,以英人为主。洋员担任要职,华员则主要在中下级职位,华洋关员的待遇差距明显,形成了洋员对华员的统治局面。
在海关管理权的问题上,清朝时期,海关征税由海关监督负责,而税款保管权则掌握在清政府任命的官员手中。辛亥革命后,总税务司与外交团将税款存入外国银行,使得中国政府丧失了对税款的控制。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成立后,开始要求收回关税自主权和海关管理权。1918年起,军政府与外交团和总税务司展开斗争,逐渐演变成群众性的运动。国民革命的兴起在1924年推动了这一进程。1926年10月,广州革命政府外交部发布的《征收出产运销物品暂行内地税条例》标志着中国首次自行征收产销税,脱离了帝国主义的海关控制。此后,各地方势力也开始征收货物附加税,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扩展资料
在中国当时的政府系统中,1861年起海关由新设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1902年改为外务部)统辖;1906年改隶专设的税务处;1928年后改由财政部关务署统辖。 海关的最高机关是总税务司署,设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下设六个办事文案。1896年上谕总税务司兼办邮政,赫德遂兼总邮政司,并设邮政局总办、副总办。又同文馆的教习也在总税务司署编制。1901年同文馆合并于京师大学堂,1911年邮政为邮传部接管,二者脱离海关。中华民国建立后,总税务司署组织改为五科三处,旋又改为九科二处。总税务司署直辖全国各税务司署,亦即各口海关。
上一篇
西南交大博士生能留校吗
下一篇
好的海参如何辨别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