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基本介绍,时间安排,组织方式、题目分类、资料分享)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电赛”,是电子类专业学子的盛会。比赛旨在提升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军队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及高等职业学校在籍的全日制本科生或专科生,每支队伍由三名队员组成,通常有一到两名指导教师带领参赛。

电赛涵盖电子信息类、电气类、机械类以及计算机类等专业,让工科甚至理科专业的高校学子都能通过合理组队参赛。比赛分为省赛和国赛,两者交替进行,奇数年举办国赛,偶数年举办省赛。例如,今年八月初刚举办完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目前正在评审阶段;而2020年七、八月份,则由各省份举办省赛。

报名流程与工科类竞赛类似,由学生自行组队,导师指导参赛。因电赛为全国性比赛,参赛高校众多,竞赛委员会会根据往年获奖情况和各省份高校数量,对每个省份及高校的参赛队伍数量进行控制。为了提高获奖率,大部分高校会先举行校赛,通过校内选拔产生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队伍,省赛前几名作品才有资格进入国赛。

校内选拔通常包括笔试、面试或实践题考核,主要考核课程涉及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电路理论、微机原理等。面试侧重问题解决思路,考核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类题目要求学生团队独立完成设计,考查整体实力和协作能力。

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参赛队在封闭环境下独立完成任务,不得与他人交流,老师不得提供帮助。参赛者可在规定时间内查阅资料,使用学校设备完善作品,并有时间用餐和休息。每个学校的参赛场所不得超过三个,方便组委会和巡查人员监督。

比赛时间跨度长达7个月,从通知发布到竞赛结束,给参赛者充足准备时间。但国赛中完成所有题目要求的小组仍然很少。这一现象主要由忽视准备时间、题目内容复杂、缺乏明确目标等因素导致。

电赛题目分为控制类、电源类、仪器仪表类、高频通信类等几大类。控制类题目要求较高编程能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电路设计能力。电源类题目涉及高压技术,适合电气专业学生。仪器仪表类题目要求精确参数设计,提升硬件电路和软件信号处理难度。高频通信类题目对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要求高,硬件电路设计难度大。

了解电赛的介绍后,同学们应对其有基本认识。小竞后续会进一步探讨电赛的准备策略,敬请期待。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