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来华传教之初,面临哪些困难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9:56:05
满怀热情的马礼逊到澳门后,才发现在偌大一个中国面前,自己却不得其门而入。当时,清朝政府厉行海禁,海路通商,只限广州一口,而且贸易双方只限固定的专门机构:中方是广州“十三行”,英方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就是说,除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外国人根本不能合法地进入广州;即使进了广州,活动范围也限制在“十三行”地区,根本接触不到一般的中国老百姓。他还发现,自己在这里是一个谁也不欢迎的人: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欢迎传教士,是恐怕传教活动会招惹上麻烦,可能给公司的生意造成不利的影响;澳门不欢迎他,因为澳门属葡萄牙所管,而葡萄牙是天主教国家,当然不喜欢新教的传教士在这里招摇。他还发现,传教需要语言沟通,而学习中文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时,清朝政府严禁向洋人传授中文,有胆敢教授洋人学习中文者,一经发现,往往要被当作汉奸处以死刑。为了能以合法的身份在澳门住下来,马礼逊不得不加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为了学习中文,他付极高的薪酬聘请了中文老师。那位老师身上经常揣着毒药,准备万一被官府发现,就立即仰药自杀,免得受酷刑摧残,更免得牵连家属。马礼逊独自一人在澳门工作了七年。到了1814年,伦敦会才派了米怜(William Milne)来协助他。但米怜没有合法的身份,澳门当局只允许他短暂停留。米怜和马礼逊商议:在广州根本不可能传教,在澳门开展工作也有诸多不便,不如把传教基地建在南洋英国或荷兰的殖民地区,那里新教势力较大,便于开展工作;而且那里有许多华侨,可作为传教对象。后来选定的南洋基地是英属马六甲,那里的工作由米怜主持。马礼逊在澳门、广州等地工作了二十七年,若说直接传教,他的功效不高,一共只发展了十名信徒,不过其中有两位留名青史:一位名蔡高,是中国第一位受洗的新教信徒;另一位名梁发,是中国第一位新教牧师,近代中国著名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就因洪秀全读了他撰写散发的福音小册子《劝世良言》而起。马礼逊一生中最大的成绩在文字工作方面。首先,是他以个人之力翻译了圣经。把圣经翻译成中文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当时许多权威人士和机构对这件事都望而却步:英国德亨的主教认为进行此事所需经费浩大,无法供应;经坎特伯里大主教提议,基督教学术推进会经过四年时间的考虑,终于断定在当时翻译中文圣经没有可能;而1804年新成立的圣经公会也自认对此事无能为力。然而就在这时,年仅二十多岁的马礼逊默默地开始了这一伟大的工作。他以天主教巴设的《新约译稿抄本》为基础,经过长达六年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译成新约,于1814年在广州出版。接着,又与米怜合译旧约,1819年译成后于马六甲出版;1823-1824年间,又将新、旧约合为一本出版,名为《神天圣书》。此书开圣经中译本的先河,其出现是中国教会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次,是他参考数千种中文典籍编写了一本华英字典,名为《五车韵府》,于1823年在澳门出版。此书不但为日后来华的传教士和其他外国人学习中文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他们又开始兴办教育。1815年,米怜在梁发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开办了一个启蒙学堂,招生五名。1818年,在这个学堂的基础上,办起了“英华书院”,课程除中文科目外,大都搬用英国现行的中学课程。这个书院为中国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外交、商务人才和基督教神职人员。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的翻译大多出身于这个书院:英方首席翻译官马儒翰,是马礼逊之子,曾在英华书院学习中文;中国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翻译亨特(美国人)、袁德辉、梁进德(梁发之子),都出身于英华书院。此外还有唐廷枢,是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曾主持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官办大型现代企业;又有何福堂,是中国早期新教著名牧师,其子何启曾留学英国,为中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家。马礼逊又最早在中国开办基督教医疗服务。1820年,他在澳门开设了一家中式医馆,聘请中西医师,以免费医疗服务作为传教的媒介;1827年,又增设一家眼科医院;六年以后,又在广州开设了一家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聘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师担当。1815年8月5日,马礼逊、米怜、梁发等人又在马六甲策划出版了中国第一份民办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既宣扬基督教教义,也反映社会现实状况,影响至为深远,被称为中国报业史的“先锋”。马礼逊于1834年8月1日病逝于广州。在华传教士和洋商为了纪念他,成立了“马礼逊教育会”。1839年,该会在澳门开办了一所学校,聘请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勃朗(S. R. Brown)为教师。这所学校首批六名学生中,有三位后来赴美国升学。其中的容闳,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学成归国,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曾带领包括詹天佑(后为中国近代最有名的铁路工程师)、唐绍仪(后为国务总理)在内的一百多名中国少年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在中国留学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马礼逊是新教来华传教的第一人。他除了直接传教外,还进行写作、兴办教育、印行报纸、开展医疗,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彻底奉献精神将永存在世世代代的中国基督徒和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下一篇
考研时应该禁欲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