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一个企业用电有多浪费

摘要:企业用电浪费问题在日常运营中普遍存在,一度电在不经意的细节中被消耗,累积下来形成不小的能源消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项目团队提出了“智慧用能”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减少能源浪费,实现更聪明、更经济的用电。

走进写字楼,夏天的空调冷风让人感到凉爽,但其能耗巨大。员工们往往没有随手关灯、关电脑、关打印机的习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累积起来,形成的能耗不可小觑。企业需要降低成本,国家需要降低电力资源损耗。在科技与环保并重的时代,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智慧用电成为可能。

通过科技解决节能、环保难题,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项目团队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他们以科技为手段,旨在让每一度电更聪明、更经济。

项目负责人刘泽健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学习经历和对能源领域的深入研究,使他意识到电力行业正经历变革。与导师杨苹教授的合作,以及对电力市场机制的研究,激发了他对智慧用电的思考。面对电力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刘泽健与师兄郑群儒共同创立了能眼云E-eyes项目,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慧用电解决方案。

能眼云E-eyes项目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从技术到落地的创新。项目不仅关注节能,更关注安全、低成本和快速部署,旨在让每一度电更聪明、更经济。

在实现项目落地过程中,能眼云E-eyes项目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华为云在技术支持、资源提供方面给予了项目团队巨大的帮助,使得项目在产品采集、分析、应用和交易层上取得技术突破,实现了企业智慧用电。

采集层设备采用非侵入式边缘计算,实现了从秒到分钟到小时级的数据自适应采集,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和维度,为分析提供有效支撑。分析层采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华为云ModelArts平台进行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提高了识别数据安全隐患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用电安全。

应用层关注电能质量的改善,通过不平衡度、功率、无功补偿等指标优化企业的电能质量。交易层解决了用电成本问题,通过电价波动决策通电,降低企业购电成本。

项目团队在短短五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赢得了业内认可。在推广过程中,华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帮助项目辐射更多企业,降低了获客成本,推动了能源节能市场的快速扩张。

面对未来,能眼云E-eyes项目团队将继续探究技术与能源的更好结合,与业界领先企业合作,构建生态、驱动产业发展,为实现能源革命和保护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贡献力量。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