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有几种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大体有三种一是公制经济,二是集体所有制经济,三是私有制经济。过渡时期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五种,分别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绝大部分转变为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结束了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中还会长期存在多种经济成份,但它已经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份。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初期也存在着五种经济成份,即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绝大部分转变为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结束了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中还会长期存在多种经济成份,但它已经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份。

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也就是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过渡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一)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二)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

过渡时期的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