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宏观经济学

IS-LM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揭示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探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关键工具。

产品市场的动态如下:需求方遵循国民收入恒等式,即Y=C+I+G+X-M,供给方则为Y=C+S+T。当需求与供给相等时,市场达到局部均衡状态,其中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I=S),三部门经济中则为I+G=S+T。

通过C=a+b*(Y-t)、I=e-d*r等式,可以将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具体化,进而推导出IS曲线:y=(a+e+g-bt)/(1-b) - d*r/(1-b)。IS曲线描绘了产出与利率之间动态联系,揭示了利率对产出的影响。

关于IS曲线的推导图解,从利率变动出发,影响投资、储蓄,最终作用于产出,利率下降促进产出增长。

接下来探讨利率的决定机制:货币市场中,货币需求由交易性、预防性与投机性需求组成。交易性与预防性需求与收入正相关,投机性需求与利率负相关。货币需求与供给平衡形成LM曲线:r=ky/h-m/h。

LM曲线包含凯恩斯、古典与中间区域,分别对应不同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凯恩斯区域因流动性陷阱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古典区域则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极其有效,而中间区域则财政与货币政策均有效。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即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IS曲线的移动反映投资、储蓄、政府支出、进出口及税收等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若LM曲线不变,IS曲线右移增加均衡收入,左移则减少。

LM曲线的移动由货币需求与供给变化驱动。在IS曲线保持不变时,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均衡利率上升,投资与消费下降,LM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国民收入增加。

当货币供给增加,均衡利率下降,投资与消费增加,LM曲线右移,国民收入上升;反之,国民收入减少。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