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为什么认为是犹太人造成一战战败的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30:11
德国人将一战战败原因归咎于犹太人,一是一战时期欧洲反犹主义盛行,德国要为一战战败塑造一个共同敌人以团结德国群众;二是马克思主义带来的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核心里有大量犹太人,而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一战时影响了德国内部团结,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德国的战败。
为了将族民或者说人民团结在一起,就需要一个敌人,大敌当前,最好动员。犹太人就成了团结德意志人民的黏合剂,很快也成了经济资源。
纳粹宣传,一战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给了“背后一刀”,破坏了内部团结。他们反对犹太人是为了自卫。“世界犹太人集团”正以三重身份征服世界:“一是犹太人,二是与犹太人勾结的财阀,三是犹太化布尔什维克。”为掠夺、剥夺和残杀犹太人大造舆论。
首先给犹太人戴上“人民的异类”和“人民的敌人”的帽子,然后百般刁难他们,致使他们“被自愿”地或者被迫地交出财产和产业,完成犹太人财产“雅利安化”或者说“国有化”的进程。到了1938年,对延误者对抗者就开始使用暴力了。
纳粹的财政专家们竭泽而渔,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亏空,又想出“犹太人赎罪金”的怪招,为缴纳赎罪金,犹太人出卖住房、证券和公债。这十亿帝国马克的赎罪金转化成全民所有,全体德意志人所有,“用于所有德国民众的福祉”。
扩展资料
针对一战的失败,纳粹将战败的原因转嫁到犹太人身上,认为是犹太人出卖了德国,导致德国战败,这就为一战后的反犹主义提供了新依据,同时为德国的战败挽回了一点心理上的安慰。“是犹太人造成的!”这样,社会矛盾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
回到欧洲,整个欧洲有很多人希望迫害犹太人。各国的反犹主义情绪是不一样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法国、德国比较强烈,虽然这两国的犹太人被高度同化。尤其是,犹太人十九世纪时德国经历了平权运动,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反犹 主义仍然如此严重。
在意大利、匈牙利、西欧和北欧则比较弱,因为这些地方的犹太人要么被高度同化,要么人数不多。再往东欧去,在波兰相当严重。因为波兰犹太人基本未被同化,原因是人数多,此外抵制同化。
在欧洲的犹太人,主张和当地文化融合、同化的人,被称为同化主义者 (assimilationist)。在波兰同化主义的力量较小。另外由于犹太人社群太大,因此能够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未融入波兰社会。当时波犹关系相当差,尤其是在苏联入侵波兰后又进一步破坏。
在波罗的海国家(如立陶宛等),反犹情绪也非常严重。当地人对纳粹的反犹政策是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的。学者认为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犹太人口死亡的比率如此之高(九成以上)。其他东欧的苏联共和国,如乌克兰,反犹主义也是相当严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纳粹屠戮犹太人:团结德国人需制造敌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欧洲20世纪反犹成风 迫害犹太人绝非只有德国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