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大家跨考应用心理学最初都是因为什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09:00
报考理由:兴趣(月亮);就业(六便士)。
1,兴趣:我对关于“人”的学科格外迷恋,我想领略人性的多种可能性。
这是大部分学习心理学的同胞普遍抱有的想法。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无益无害,可以成为报考的附加理由。
原因: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以生理学为父,哲学为母。用高中的话讲是文理双科混合双打,但是给予人文的空间十分有限。
学习心理学,大多数时间花费在学习心理学统计、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等课程上。那些看似偏向人文的课程同样需要依靠科学的手段立足,如: 社会 心理学需要依靠实验结论来佐证最初的假设;人格心理学中人格测验的编写需要从维度的构念开始进行大样本施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通过信度效度的检验,最终推广使用。
而为外人熟知的弗洛伊德、荣格等人,只是课程学习的一小部分,课程内容不会比课外书籍探讨更多。
而在期末考试上,因为涉及方面广泛却不深入,导致部分学科内容繁复,看似无重点,却好像又都是重点。记忆背诵往往占据绝大多数时间,这是心理学专业学习极其分裂的一点。
2,就业:学习心理学后,我将成为心理咨询师,过上一小时赚取千元的优质生活。
这位同学掌握的信息显然不够充分。据我所知,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能够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概率几乎为零。
在17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被正式取消,这意味着心理咨询师的评价标准将更加严格及规范化。而新规颁布时间依旧是未知数。
目前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单单凭借心理学专业学位,远远不够。毕业后,如果不考研,需要自己寻找培训机构,完成长期的培养计划(各平台给出计划与报名费用均有差异),经过实操训练,才能成为该平台下的实习咨询师,转正需要通过考核。
而在就业初期,需要自费寻找督导和个人体验师,依靠咨询费用往往入不敷出或勉强维持生计。而这是坚信自己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理想情况,期间自我怀疑往往无法避免。
就算成为了正式的心理咨询师,也并不意味着熬到了头。期间个案的来源、经济的来源等都是新手咨询师们考虑的问题,而咨询费用与咨询师资质直接挂钩……各种现实问题纷至沓来。
所以,成为心理咨询师是一项长跑运动,不只是报考心理学专业这么简单。
谢邀
上一篇
广州大学专业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