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为什么要列入“统计和概率”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9:19:41
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来看,其内容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理和预测。”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项:1、 描述统计。包括真理数据、列表,直方图,扇形图等。2、 数据的代表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 可能性。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几何概率等。4、 频率和概率,样本和总体。5、 加权平均,方差。6、 树状图计算概率。 前三项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后三项是初中阶段的内容。这意味着:1、 小学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数据处理。2、 数据处理有两类,描述统计和数理统计。小学阶段主要是描述统计,还很少用概率手段处理数据;但要有随机的意识,适度沟通统计和概率。3、 用概率推断和预测需要随机变量分布知识。小学里无法用概率方法进行推测和预测,只能是一些猜想,属于没有证明的合情推理。 这样一来,小学里把统计和概率放在一个学习领域,只是提供一般的素养,为中学打基础,小学的概率还不能和统计发生有机联系。小学数学里“统计”和“概率”两张皮的现象难以避免。不过,我们可以适当进行渗透。 此外,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还不能进行概率计算,所以老是停留在可能性的认识上,各个年级的差别很小,几乎在原地踏步。因此,修改中的课程标准有意讲小学阶段的概率统计内容有所消减。
上一篇
考研英语一定要及格吗
下一篇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