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3:23:11
问题一: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哲学上,存在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此外,哲学上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而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反映论也存在对立。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问题二:为什么说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但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一定的选择性和重构性,并非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问题三:认识的本质的内容是什么?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问题四: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的本质是B,即能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大特点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了辩证法和唯物性的结合,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有本质区别。
问题五: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的本质是:
1.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3. 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4. 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问题六: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3.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
1. 从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3.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4.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复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
5.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