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为毛我学不好数理化!!!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三十多年前,中学生中最流行、最时耄的口号,它一语中的,道出了数理化在考试中和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

  数理化作为主科,在考分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主科都学不好,怎么能幻想考上好学校。它们在生活中又与我们息息相关,从炒菜做饭,到出门旅行、辨别真伪、享受生活,都离不开数理化。

  如何学好数理化,其实并不是一个难题,关键是要认真严谨,勤于思考。

  了解一下科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最早数理化是同一个学科的范畴,经不断发展才逐步分支分来的,就算同门的数学、物理或是化学,也分成了诸多子类,像离散数学,核物理,高分子化学等。仅百十年前,大多数的科学家既是化学家,也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到现在,我们还将数理化统称为自然科学。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数理化在一定程序度上是互通的。学好一科往往对解决其他学科的难题,能提供良好的思路和解决的办法。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数学中的代数、方程、函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方面的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力学、电磁学、光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运用,物理学上的物理性质和无机化学中的知识密切相关,曲径通幽。了解这方面的关系,当你遇到解题困难的时候,往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想学好数理化,首先要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就是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用心去弄明白,不要含糊、不求甚解。为了交够作业量,不管对与错,到时有得交就算了,这种心态度,最后会导致基础不牢,跟不上学习进度。

  良好的态度就是要勤学好问,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认真地、逐字逐句地查看教科书上的内容,书是最好的老师。要是看不懂怎么办?老夫子说过了:三人行必有吾师。要多问、多想,干万不要放在一边听之任之。

  有了好的态度,还要有好的方法。

  放学回家,摊开作业埋头就做,这不能算是好习惯。先喝口水,定下神来看看每天学习的内容,将书与课堂笔记对照一下,巩固刚学习的知识,看看老师遗漏的或是没讲透的地方,以及老师没讲的不太重要的地方。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内容,找出它们和已学到的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和记牢这些新知识。

  开始做作业,就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不要受外界的影响打断你的思路,关掉手机、电视、电脑和其它可能影响你注意力的东西。

  解题一定要按部就班,先读懂题意,再分析思路,找规律,将已知的条件和未知量的关系理顺了,难题也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做完后,验算一遍,不要让到口的鸭子又飞了。

  验算最好是另起炉灶,用不同方法再做一遍。因为有时我们会忽然间小脑短路,局限在一条死胡同里,用了错误的理解或不正确的方法,怎么也检查不出来的。

  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还包括经常性的总结和对比。看看物理、化学的概念是如何在数学中得到应用,数学的方法又是如何帮助解决物理和化学上的难题,相互对照就更容易理解的透彻,记得牢固。融会贯通,学习起来自然就事半功倍。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也许并不适合于你。但有一种是一定适合所有人的。这就是“读书”。

  有人说了:废话,上学就叫读书。其实,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是不“读书”的——除了小说。

  读书有一个非常好的笨办法:分章分节地读,逐字逐句地读。每读一遍,就在书上记上一笔,慢慢一笔一划,写成一个“读”字。字写成了,书也读了十遍了。语文老师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那是为了教我这种老笨蛋才这么说的,相信你们聪明的世纪新一代,读个三五遍,也该全明白了。

  当你认真地读了书之后,你要是能花点时再写一本专属于你自己的书,那未来一定会成为大师。写的方法,可以从翻译开始。用数学的语言将概念翻译出来,将厚厚的教材变成薄薄的几页,你就成竹在胸了。若干年之后,再将这数学语言记录的提纲,用中文、英文或是文言文,描述得清清楚楚、趣味横生、妇孺皆明,你就可以开宗立派,纵横天下都不怕了。

  学会了好的方法,还要按正确的步骤严格地执行,把好的方法和好的习惯溶入你的生命,变成一种本能,这时你的解题速度一定会飞快,面对考试,你会觉得很享受。一切都那么轻松,学习将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事。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