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人工砂的应用

目前,我国最大的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均使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在已有的工程实践中,人工砂配制出了从C10—C70的普通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泵送最大高度达400m;配制出跨度达64m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试验室设计强度C100的混凝土90天实际强度达到155Mpa。人工砂可以广泛应用在混凝土、砂浆和制品中。

据来自中国砂石协会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我国砂石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天然砂石的开采、使用得到控制,人工(或机制)砂石逐步进入市场。人工砂应用市场的扩大也表明我国砂石业整体水平在提高。

发展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机制砂的研究,进入90年代后,京、津、沪、渝等地已有了机制砂生产线,但机制砂的应用水平仍较为低下,直至2002 年起实施的GB/T 14684 2001《建筑用砂》中,才首次增加了机制砂种类,并由此确定了机制砂的定义、技术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

发展趋势

a.保护环境的需要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特别是近十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国很多地区有限的经过几十万年形成的天然砂资源几乎用尽,影响了建设工程的进展。同时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存在严重乱采乱挖情况,改变了河道走向,影响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影响防洪,污染地下水质,影响景观。在古干河道开采,破施,同时天然砂的生产方式落后,造成砂质量混乱与下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b.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和结构性高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综合性能对砂石骨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骨料具有稳定的质量,良好的级配和粒型。而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进一步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将优质机制砂作为我国新的建材资源,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

c.社会发展过程的需要从天然砂的使用发展到机制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贵州等地区无天然砂资源,使用机制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有自己的地方标准。我国周边地区和国家,如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过去用经处理的海沙,为了保护环境,20年前已经基本停止使用,而从中国进口水洗海沙、河沙和机制砂。欧洲发达国家使用机制砂用于混凝土和干拌砂浆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