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课程设置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3:28:16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提供一系列专业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和投资学基础。以下课程设置覆盖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及投资学等核心领域。
其中,经济学原理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经济学原理,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与应用。课程内容包括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宏观经济学概论等,采用《经济学》教材,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程侧重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内容涉及市场与价格、消费者、生产者与竞争性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采用《Microeconomics》教材,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程则深入探讨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增长理论、总供给—总需求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等。采用《宏观经济学(英文第八版)》教材,教学方式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授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会计循环、会计要素以及财务报表等内容,采用《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教材,教学方式结合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每周4学时,共72学时,4学分。
货币银行学课程让学生了解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涉及货币、信用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利率、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及其业务、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等。采用《Money and Banking》教材,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每周4学时,共72学时,4学分。
财政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财政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包括市场失灵与政府财政、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效应、财政支出政策分析、中国政府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税收概论、国债管理、政府预算等。采用《Public Finance》教材,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与主题讨论相结合,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国际金融课程介绍国际金融学科的基本规律、理论、业务和基础知识,内容涵盖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外汇市场、汇率、利率与利率平价、外汇风险与预测、国际投资与资本流动、价格与汇率、汇率制度选择、国际贸易融资、汇率决定、进出口贸易融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货币市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采用《International Finance---Theory and Practice》教材,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每周4学时,共72学时,4学分。
公司理财课程让学生掌握公司理财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导言、价值与资本预算、风险、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长期融资、期权期货与公司理财、财务规划与短期融资、特别专题与总结。采用《公司理财》教材,教学方式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投资学课程使学生理解金融投资概念,掌握投资工具特征、市场运作原理、证券收益与风险、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等现代投资理论,内容涉及金融工具概述、基金特性、交易与投资、证券市场交易原理、投资收益与风险、债券及股票定价、现代投资组合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股票分析与交易、有效市场理论。采用《投资学:分析与管理》教材,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更多课程设置详情请参考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官方主页。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