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文的个人履历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05:06
1949 年,敬文先生全家移居香港。在香港的头十年中,他常暗中资助那些无力入学的青年人。1960 年,他在香港创办了 华孚制衣厂,后又创办了 立德制衣厂,助学的意愿再次强烈萌发。同时,他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住公寓。鉴于香港高校入学率极低,仅在 3% 左右,致使不少优秀青年得不到深造,于是,他在 60 寿辰时,将祝寿的筵席费 5000 元省下来捐给青山狮子会,用作留美大学奖学金。
1965年起,朱敬文以个人力量设立 敬文留美大学奖学金,资助家境贫寒而有才华的青年去美国攻读大学,树立为国储材的宗旨。朱敬文先生女婿蒋宁熙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文逊氏市文逊氏大学 ( Vincennes University ) 任教授、系主任等职。
因此,敬文先生首先与该校达成协议,以后又扩充至其它高校。敬文先生在香港报刊上注销发助留美学生广告,并亲自走街串巷,访问家庭、学校,确定资助名单,还亲自自带领学生赴美安排食宿,办理入学手续。
他不断鼓励学生上进,联系学生家长,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留美学生就读一两年后,不少学生转学考入哈佛、麻省理工等名牌大学。很多人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杰出的人才,有的已回香港服务,如香港大学讯息工程讲座教授李安国博士、汇丰银行 ( 瑞士 ) 卢斌总经理等。
20 年间,敬文先生资助700多名青年赴美学习。由于朱老先生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的成绩,他于 1973 年获得美国文逊氏大学颁授的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并被该校校长冠以 导师之师 的美誉。
1985年,敬文先生在香港成立 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并在香港正式注册成完全不牟利的慈善机构。基金会随着祖国大陆的开放及发展而把目光转向祖国大陆高等学府。
1986年,敬文先生年事已高,身体不适,基金会工作由其长子朱恩余主持。在朱恩余夫妇的努力下,1988年在苏州大学设立了朱敬文奖助学金。 以后,该项奖助学金逐步向省内多所高校推广。从 1999 年起,朱敬文教育基金 在大陆每年资助总金额达 300 万元,资助学生近3000 ,并在这些学校资助建立了现代化的敬文图书馆,使数万名大学生受益,同时使敬文精神广为传播。
朱老先生不幸于 1996 年12月在香港仙逝,杨畹珍夫人亦于 2001 年3月仙逝。二老享年均超过 90 高龄,安葬于苏州市东山华侨公墓。
多重随机标签